学院简介:2014年6月,西京学院进行院系调整,单独设立新闻传媒系,2017年8月,更名为传媒学院。经过多年发展,现有新闻学(2020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网络与新媒体(2017年首届招生、新文科建设试点专业)、广播电视编导(2019年首届招生、校级特色专业)三个本科专业,在校生2000余人,累计培养本科毕业生2000多名。传媒学院下设综合办公室、教务科、学生科、融媒体实验实践中心管理服务机构。校级教学名师2人,入选陕西省卓越传播“千人计划”4人,校级卓越教师2人。
坚持党建引领 潜心立德树人
学院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三个一切”办学理念和“诚健博能”校训,落实“匠心精神+艺术素养”人才培养特色,把党的建设融入学院建设全过程。成立传媒学院党委,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领导和统筹,设立3个师生联合党支部,党委委员5人,支部委员9人,师生党员147人。2024年,第二党支部荣获陕西省第四批党建“双创”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定位于为地方媒体和文化产业机构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创新应用型传媒人才。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人才培养,厚植价值认同,成立乡村振兴直播产业学院,打造“党建+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模式,通过返家乡、志愿服务、调查研究等形式,开展系列红色社会实践活动,服务8个县域34个村镇,助力乡村发展,讲好中国故事。获全国社会实践示范性团队2个,《“四新”助农》获第九届“互联网+”大赛省级银奖。
突出交叉融合强化专业内涵特色
专业建设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顺应新文科建设发展要求,契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需要,对新闻学专业进行调整,从为新闻传播机构培养专业新闻传播人才向为社会文化机构和融媒体单位培养公共传播人才转变,聚焦融媒时代视觉内容生产需求方向。
2020年,新闻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17年,增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顺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聚焦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全媒体精准运营方向;2019年根据短视频、短剧市场需求,增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力争短期内建设成为校级特色专业。
突出“新闻传播学科与计算机、艺术学学科”交叉融合,深化产教融合,根据新时代、新业态需求,深化校企(媒)协同育人,注重过程培养。2020年专业建设成果获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同年,立项省级新文科建设研究与改革项目1项,2023年乡村振兴与新文科背景下特色新媒体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获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立项。
夯实课程建设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成立团队,分类建设。按照“一师一优课”—“重点精品课”—“一流课程”建设思路,以“价值引领、理实结合、交叉融合、真练真做”为基调,分类建设专业基石课、方向课和实践课。成立课程团队,建设学堂云网络课程资源,设立教研项目,以研促改。
目标导向,推进课程改革创新。获批《新闻评论》(线下课程)、《影视灯光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训》(社会实践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融合新闻报道》等3门课程获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
《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训》以“乡村振兴”“建党百年”等主题统领,仿真媒体工作流程和标准设计课程内容,按照“引导启发,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探索实践-交流分享,突破提升”组织教学。《新闻评论》课程遵循“以学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围绕“多写多练”关键点,形成了“读写改三步法”的教学模式。
强化实践教学 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工作室教学模式,构建从单项能力培养的课程实践、到多项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块实践、再到综合能力培养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三层次”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实践教学体系。
模拟媒体岗位设计及工作流程,校企共建7个工作室。工作室教学与行业实际工作链条对应,与课程群模块对接,统筹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开展。2020年12月,《基于工作室的融媒体时代应用型传媒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五育并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按照五育并举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学科竞赛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学科竞赛成绩逐年提升,获国家级奖项41项,省级奖项148项。《少女战争》在第42届巴黎喜剧电影节荣获提名奖,突破国际竞赛获奖纪录。运营5000以上粉丝量自媒体账号21个,学生参与教师服务社会横向课题20余项,服务企业品牌传播项目30余项。
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通识教育,开设西京文化特色教育专题。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传统文化滋养、品读艺术经典,实现跨学院、跨专业通识教育。累计举办通识教育讲座20余场。
以“体”强心。制定《传媒学院学生体育工作实施方案》,开设四学期144学时体育课程,通过军训拉练、健步走、定向越野等体育等活动及心理健康系列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近三年,累计开展各类体育活动30余场次,覆盖学生1800余人次,学生体质测试达标率均达到100%;开展心理健康团辅、情景剧比赛等各类心理健康活动40余场次,覆盖学生2000余人次。
以“美”润心。制定《传媒学院学生美育工作实施方案》,开设32学时《艺术鉴赏》;每学年开展校外实习实践采风活动;以鉴赏为美,开展各类文化主题讲座和活动20余场次;以“民乐+鼓乐”为“一院一品”,依托传统节日,开展各类艺术文化讲座、艺术训练、展演活动累计20余场次,覆盖学生4000余人次。《音从大唐来-东方交响乐涅槃之声》获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以“劳”健心。制定《传媒学院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共计32学时,传授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激发劳动意识,强化劳动精神。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大清扫、志愿服务活动、勤工俭学、实践基地劳动等各类活动50余场次,覆盖学生5000余人次。
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基于地方社会、行业需求,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与陕西广播电视台、西部电影集团、喜马拉雅等65家媒体(企业)在实习实践、师资培养、项目开展等方面开展合作。在8个县域34个村镇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与蓝田县焦岱镇人民政府共建“数字乡村振兴学院”,围绕农特产品、文化旅游等业态,开展直播助农、文化传播实践。
成立西京智媒体研究中心,科研反哺教学。为县域发展撰写资政报告6份。获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课题19项,省级“双百工程”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
构建多层次创新创业竞赛体系,通过开展创新创业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开展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创意大赛等学科竞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包括社会调研报告、新媒体策划与运用、深度报道等类型,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通过开展创业训练营、工作室项目实践、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积极营造双创氛围。《一站一景:地域文化下西安地铁站点创意文旅宣传视频创作》等4个项目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尖上的红色宣传》等20余项获批校级及以上大创项目。
强化质量意识 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了以日常教学规范为主线,覆盖教学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具体包括:教学过程标准、教学资源标准和管理质量标准。强化标准和管理制度与教学环节衔接,形成“标准一执行一检查一反馈一改进”闭环式质量标准体系。
完善质量制度体系。制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教育评价等制度文件。通过期初、质量提升月、期中、期末等关键节点的专项检查,对制度落实和执行实施全程监控。设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包括教学管理干部、专业带头人、行业代表。下设教务科、实验教学中心,教学管理人员7人,负责日常教学秩序的组织与管理。院级督导3人,以听查课、评课为主,参与专业建设。教研室设主任1名,团队负责人1-2名,组织监管课程建设和日常教学。完善学院内部质量评估制度,积极接受外部质量评估。
落实全员听查课制度。教学管理干部、督导和同行全员听查课,最低听课量4学时/月,重点关注新开课程、新进教师、能力待提升教师,从课前-课中-课后各阶段发现问题、精准分析、及时反馈、指导提升,形成闭环式跟踪与评价。近三年,指导帮助新进教师20名,能力待提升教师3名站稳讲台。
落实学生评教制度。建立46人学生联络员队伍,定期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协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学生对教学评价满意度得分88.50。对标本科专业国家标准,接受中国西部高等教育专业综合水平评估,新闻学专业评分81.40,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评分90.40,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评分82.06,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提升专业发展质量。
完善持续改进机制,推进系统闭环运行。期初、期中、期末,教育教学质量监督处、学院督导对教师教案、课堂考勤、作业批改、教学进度等进行常态化检查。对问题进行反馈并及时改进,设定整改任务清单和完成时限,教务处负责对整改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每年召开交流反馈会8场,撰写工作简报10份,实施专项督导“回头望”,下发反馈单20余份,确保问题整改彻底。
加强“五自”质量文化建设,夯实质量文化根基。通过“读经典、品艺术、乐实践、促融合”活动,凸显学院“人文、活力、务实、创新”文化建设,激发师生将学院文化内化为个人成长发展的自觉自愿,夯实教育教学质量文化根基,培养质量文化意识。
完善制度,激发质量文化活力。学院制定《传媒学院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实施办法》等文件,对课程教学动态监控与评估。为多元化考核、学期末课程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提供了有章可依、有规可循的依据。
推进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依据《西京学院信息公开管理办法》,主动公开学院相关信息。将招生简章、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资源、师资情况等信息通过文件、会议、宣传板报、网络推送等多种方式如实、准确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畅通监督反馈渠道,对外公布学院管理干部联系方式、学院邮箱,广泛收集意见,持续改进工作。